綠度母菩薩(梵文Tara,藏文Drolma,意為「救度者」)我國古代稱:多羅菩薩或多羅觀自在菩薩、多羅觀音,為觀世音菩薩之悲淚的化身。
有關聖救度母的神話,依照《度母根本續》第三章所記載,一世達賴喇嘛閱讀前人的藏文譯本時,曾為其撰寫譯文,先引用梵語經文,然後又對其加以詳細闡釋:
敬禮救度速勇母,目如剎那電光照。
三世界尊蓮華面,從妙華中現端嚴。
他在釋文中寫道:「相傳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前,窮盡所有法力,教導利益有情,已普救了無數眾生,可是有一天,菩薩用他的慧眼觀察六道,發現受苦的眾生並未減少,眾生尚迷而不悟,沉淪生死苦海,眾生度不勝度。頓生憂悲雙眼流出眼淚,淚滴成了海,海中生出蓮花,蓮花中央又幻化成了綠度母,面容綽約,宛若承載著數百萬朵蓮花的丰姿。因此所有佛陀的慈悲都化作佛業之泉,聖救度母的形相也由此誕生。她對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說:『大士不必灰心!度生之事業,便由我來協助大士吧!』話畢,她的雙眼即閃出一道光芒,掃視三界眾生。」這就是聖救度母名稱的由來。
這個簡單的神話,經過一世達賴喇嘛平實的釋義,在藏族人眼中卻具有好幾層涵義。從宗教寓意而言,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象徵,他努力想要解脫眾生苦難,但是卻鮮有進展。度母代表證悟事業,只有當慈悲引發證悟的行為,才能在抗擊苦難的征戰中扭轉乾坤。慈悲是必須的首要動力,但要讓慈悲帶來大喜樂,還需要將其與有效的行動結合才行。
在歷史神話的層面來看,藏族人相信他們與觀世音菩薩和聖救度母的特殊淵源可以一直追溯到遠古時代。在人類出現於地球前,觀世音菩薩還只是一隻住在西藏雅隆河谷的獼猴,度母則是一個居住在附近岩縫中的雪域女魔,久而久之,兩人成為朋友,最終並相愛結合,生下了最早的六個人類。自此以後,觀世音菩薩和聖救度母便開始合力普渡藏地眾生,將他們引上證途。
《綠度母頌》:二十一度母是綠度母的不同事業所化現的佛母,綠度母則是二十一度母所有功德的總攝聚集。
綠度母的心咒“嗡大咧都大咧都咧梭哈”之十個字,分別隱藏了在這4句禮贊文文中
〝嗡 〞禮拜度母
〝大咧〞勇母
〝度大咧〞除一切怖畏
〝度咧〞賜予一切願求
〝梭哈〞我對咒字頂禮
只要虔心相信,心無惡念、雜念,多持綠度母心咒可了脫諸障礙煩惱,吉祥如意悉滿願。願此功德迴向一切有情眾生早日開悟見佛、明心見性、離苦得樂。
本篇部份內文節錄: 唐卡中的女性智慧
- Nov 17 Mon 2008 19:43
藏傳佛教 — 歡喜綠度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