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樵〈台北橋 〉1927 年_紙‧水彩,32 x 47 公分.jpg

李石樵〈台北橋 〉1927 年 / 紙‧水彩,32 x 47 公分

 

李石樵(1908 年7 月13 日-1995 年 7 月 7 日),台灣重要畫家,為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獲有「畫家中的畫家」、「九段畫家」、「萬米長跑者」之譽。出生於台北縣泰山鄉。1923 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即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受教於石川欽一郎,1927 年以《台北橋》入選第一回台展,1931 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1933 年以《林本源庭園》入選帝展。

《台北橋》基本上反映石川欽一郎英國水彩畫風的影響,用色透明,橋墩之陰影處尤見彼對透明感之著意。顯示他對水彩的掌握能力。天空雲彩的描繪最足堪表現英國風景畫傳統對天空雲彩的偏好,如康士塔博(Constable)和忒納( Turner )之風景畫所見者。天氣透視之表現亦佳,帆船倒影未見刻畫,信筆揮就,與大橋鋼架形成極佳對比。亦見當時淡水河上帆影幢幢之優美,此或為現存最早的李石樵作品。 

 

 

芭蕉之庭1928 年_油彩‧畫布,130 x 97 公分.jpg

廖繼春〈芭蕉之庭 〉1928 年日本第九屆帝展入選之作 / 油彩‧畫布,130 x 97 公分

 

廖繼春(1902 年 1 月 4 日-1976 年 2 月 13 日),為台灣近代第一世代的學院派西畫家,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嶄露頭角,於 1928  年時,他以「芭蕉之庭」(芭蕉の庭)入選了第九屆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這是當時日本與日本統治地內,具有最高榮譽身份的美術活動。

 此畫不僅顯示紮實與敏感的寫生技巧,也充分反應台灣南部自然和人文的氣息。在炎熱的夏天,香蕉樹益發翠綠,正與熾烈的陽光形成對比,而蔭影籠罩的紅色系列近景亦與遠處向陽白牆對照出空間的深度。鄉婦作息在陽光直射、折射、反射的光影變化中,更襯托出南台灣夏天的氤氳。 

 

 

林玉山〈 曉霜 〉1942 年_紙‧彩墨,132 x 159 公分.jpg 

林玉山〈 曉霜 〉1942 年 / 紙‧彩墨,132 x 159 公分

 

林玉山(1907 年 4 月 1 日-2004 年 8 月 20 日)本名林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為台灣日治時期中,重要的畫家之一,林玉山先生以膠彩畫及水墨畫著稱。

此為第五屆府展展出之作,晨霧瀰漫中,貓頭鷹獨踞於竹竿之上,竹叢因霜氣籠罩,由近至遠,極盡渲染變化之妙,葉之結組,巧妙有序,意趣上自有安排統一如連續性圖案,渲染與畫面結構是具有日本風格的代表作之一。本幅著墨致繁,但畫幅意趣一片枯寂,秋晨寒意肅殺,正宜以水墨表達。 

  

 

楊三郎〈 迪化街口 〉1946 年_油彩‧畫布,73 x 91 公分.jpg

楊三郎〈 迪化街口 〉1946 年 / 油彩‧畫布,73 x 91 公分

 

楊三郎(1907 年10 月5日-1995 年 5 月 6 日),在就讀小學時,因往返學校與家裡時會經過一間文具店,店外經常陳列著鹽月善吉的油畫,因此受到影響,立志成為畫家。1929  年畢業於關西美術學校,在日本共研習了七年。其作品屢次獲選於「台展」、日本「春陽展」,在畫壇上漸露頭角,並與台灣美術運動結下不解之緣。

 〈 迪化街口 〉此作確是楊三郎先生一生重要的典型畫作之一,不僅留下了昔日永樂町迪化街的繁盛景致,而且更畫下楊先生風格的語彙面相。結實、嚴整、洗練、純熟、是畫作的構成要素,更是楊先生的風格標幟 。當此作繪製之際,正是戰後光復之初,百事待興之時,卻可作出如此深厚有勁又洋溢鮮活生命的大作,確實不易。

  

 

郭雪湖〈塔山 煙雲﹝阿里山﹞ 〉1956 年_紙‧膠彩,73.5 x 96 公分.jpg

郭雪湖〈塔山煙雲﹝阿里山﹞ 〉1956 年 / 紙‧膠彩,73.5 x 96 公分

 

 

郭雪湖(1908 年 4 月 10 日-),本名郭金火,是台灣日治時期中重要的畫家之一,也是台灣膠彩畫的先鋒,曾與陳進、林玉山並列為「台展三少年」。

此作為第十一屆省展參展之作,塔山石壁之紋理類似大小方塊層疊,堆積如塔,是阿里山之勝景,郭雪湖數次遊覽阿里山都有寫生之作。本幅從速寫資料,而略改變自然的形貌,強調塔山石塊層列之造型,並以雲海、參天古檜點出阿里山之特色。

 

  

 

陳慧坤〈 十分瀑布 〉1968 年_紙‧膠彩,184x 129 公分.jpg

 陳慧坤〈十分瀑布 〉1968 年 / 紙‧膠彩,184x 129 公分

 

 

 陳慧坤(1907 年 6 月 25 日-),其愛好美術之因疑為其父陳清文常於其幼時臨摹芥子園自娛之故,陳慧坤先生一生勤於繪畫,埋首鑽研色彩,實驗各種新方法,並且融合了膠彩、水墨、油畫三個領域,構築他獨特的繪畫風格。

 學貫中西的陳慧坤,對於手法的應用很有彈性,同樣是東洋畫,卻有時精有時略,隨著對象而收放自如。此幅便是屬於精緻的描寫,整個瀑布、水和岩石之間的水氣,從廣幅河面瀉下來的水,仍分出緩急疏密簡直就是用照片拍下來那麼精確。

 

   

 

 

 

本篇內文資料來源 《視覺素養學習網》  、 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EYU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